[RTHK] 文化長河-山川行 CH 01 - 10 TV-RMVB (完)
[RTHK] 文化長河-山川行 CH 01 - 10 TV-RMVB (完)
【檔案大小】 : 185MB
【影片格式】 : TV-RMVB
【發音語言】 : 粵語
【字幕語言】 : 繁中字幕
【集數】 : 10
承接《文化長河》節目的探索精神,今次第三輯「山川行」系列繼續帶觀眾穿州過省兼上山下海。共十集的文化紀錄片集沿著江河和山川深入探索,尋找被遺忘和失落中的中華文明。
中國的歷史本就以江河為起點,若黃河、長江文明是華夏文化的腹地,分佈於中國各地的山巒嶺嶽便是其心臟。有水才能孕育文明,有土壤才能讓人們繁衍生息,山川之間其實承載了中華文化,中國所包含的各個民族在當中受滋養,互相吸納、融合,令人文精神得以存續和延展開去。而探看源於山、水之間的民族、文化,正是今輯節目的焦點。
節目首集以中國的母親河為起點,前往聚居於青海循化縣、黃河上游岸邊的撒拉族,探看這些古代移民的生活。之後沿着山轉,再走到雲南元陽,親身體驗哈尼梯田之美及其融於自然的奧妙、紀錄哈尼族人的生活變化。然後,我們繼續走到鄰近中、緬邊界的怒江之上,探看傈僳族人溜索過河的絶技以及其基督教信仰的起源;又攀上河南太行山脈斷崖峭壁之上的郭亮村,行走險要的天梯和村民以血汗開鑿的絶壁長廊;之後,再走進隱於山西臨縣大山深處的窰洞,下海到福建沿海,了解傳统福船的建造技術及三都澳萬頃漁排上的生活,並追尋長江三峽支流神農溪中獨特而古老的行業──裸體縴夫所面臨的種種挑戰。藉此「身土不二」,以令觀眾體驗人類與環境兩者間的密切關係,並在珍惜水土資源上有所啓發。
第一集 - 《守望黃河》
第二集 - 《水田奧妙》
第三集 - 《人在山田》
第四集 - 《溜索飛人》
第五集 - 《絕壁上的兩條路》
第六集 - 《褪色的光環》
第七集 - 《福船手作》
第八集 - 《大海的浮城》
第九集 - 《喜樂山中》
第十集 - 《神農縴夫》
大江河水,時而洶湧,時而平靜,歷史上,人類既要克服江河,又要賴以為生,在長江三峽巴東縣神農溪裏,有一群無畏無懼的人民,以血肉之軀,駕馭天險,同淺灘激流搏鬥,他們就是神農縴夫。
縴夫是指以縴繩拉船運貨的船工,在巴東縣神農溪的大山之中生活著許多土家族老百姓,過去這裏沒有公路,山裏人的生活用品都是靠水路運輸。因為神農溪河道狹窄、彎曲、激流險峻,行船常常需要縴夫拉縴才能逆流而上,千百年來形成當地的拉縴文化。今天,隨著公路開通,2009年長江三峽大壩工程建成,三峽庫區水位上升,神農溪淺灘變成河流,縴夫不再需要拉船,這一行業亦已沒落,但在巴東縣的一羣村民卻組織起縴夫隊,誓要保衛這千年文化,縴夫隊成員不過百幾人。今天縴夫的工作性質亦隨三峽工程的完成而有所改變,由從前的運輸載貨,變成以旅遊作業為主,但在繁重體力勞動中,只要縴夫們喊上號子,船工就會忘記疲勞,忘記生活中的一些艱辛,在演變的時代中繼續守護長江。
82歲的向文斌是神農溪最老的縴夫,幾十年來馳騁於長江激流之中,雄壯的肩臂每天拉縴,唱著傳統的縴夫之歌,也看著縴夫文化的興衰,只要一天還能拉縴,他都不願退下來,他承然是神農縴夫的活字典;而47歲的張厚方是縴夫隊的隊長,他17歲開始做縴夫,養妻活兒,作為土生土長的巴東縣神農溪人,張厚方毫不掩飾自己曾是一名裸體縴夫,因縴夫整天泡在江水中,穿著衣服工作不方便,而當時的衣服都是自家織的土布,一旦沾水就容易貼在身上,將皮膚磨破,故此不少縴夫乾脆全裸拉縴,承然,長江裸體縴夫是一種文化,是祖祖輩輩自然形成的。
隨著三峽大壩的建成,長江三峽水位上升,也影響著縴夫的生活。在歷史長河中,縴夫文化亦面臨被掩沒,但神農溪縴夫隊成員各有傳奇,承載著中華文化的足跡,為保衛縴夫文化,縴夫這個職業,已經融入了他們的血液,佔據他們的身體,彷彿跟神農溪的山嶺河谷自然結合,天人合一。
[ 本帖最後由 極‧忘情 於 2012-6-2 10:16 PM 編輯 ]
附件: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