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朝清羽記 27(大家話好細佬多發多發)
六朝清羽記 27(一)
第一章糧戰之始
筠州位于宋國西南,在宋國的政治版圖中並不醒目,然而江州之戰爆發,使筠州成爲西線軍事運輸的中樞,由臨安運來的大批物資從沅水上岸,經陸路轉運至筠州城南的倉庫,再由民夫送往前線。
四百余裏的路程和烈山的阻隔,使劉平軍戰敗的消息對遠在後方的筠州幾乎沒有影響,反而由于軍資、人員匯集,市面愈顯繁華,來自各地的輸糧官、押運官、督軍官不下數百人,一到午間,城中的酒肆便高朋滿座,一片喧嘩。
程宗揚憑欄而坐,對面是筠州布行的老板孫益軒,一個精幹的中年人。
“接到雲蒼峰雲三爺的吩咐,我用王團練的名義購了一處鋪面,兩日前已經安排妥當。”孫益軒道:“有心人想查鋪面的底細,有王團練的招牌也不好查下去。”
“這個人可靠嗎?”
“王團練是筠州本地人,管著筠州的鄉兵。膽子大,敢撈錢,這些年與我們打過不少交道。”孫益軒笑道:“只要有錢可撈,就靠得住。”
“筠州那兩家糧鋪怎麽樣?”
“兩家糧鋪的老板都是殷實商人,做的也是本分生意。宏升糧鋪老板姓馬,上月剛過的五十大壽,日昌行的老板姓周,三十五歲,接掌糧行沒幾年。”
“他們手裏有多少糧食?”
“宏升糧鋪家底雄厚一些,每年進出都有幾萬石。日昌行規模雖小,倉中五六千石總是有的。”孫益軒頓了一下說道:“沒想到公子來這麽快,三爺籌措的本金還要兩天才能到。公子若是急用,先從小的布行調用一筆。”
程宗揚空著手來的筠州,“你的布行有多少本金?”
“本金的出息有兩千銀铢,櫃上寄賣的有五千多。本來年關要結清的,料想公子要用,小的已經推到明年。”
程宗揚笑道:“那我也不客氣,先拿六千銀铢來用。”
孫益軒恭恭敬敬說道:“三爺已經交待,一切聽憑公子吩咐。”
程宗揚喝了口茶,“我記得筠州離沅水有兩三天路程?”
“兩三天到不了,到沅水碼頭快則五六天,慢則七八天。”
自己從晴州到江州的時候,和臧修他們一道走過這段路,用了三天時間,換成運糧的隊伍,一天走七八十裏已經很快了。
“幹活的人好招嗎?”
孫益軒笑道:“往年這時候人都回家過年,最難招募,如今前線在打仗,每日都有民夫往烈山去,回來時候有盤纏、口糧不足的,都聚在城外,每日總有幾千人。一天的工錢一二十錢便夠了。”
程宗揚心裏默算,如果從宏升糧鋪和日昌行購來一萬石現糧,每石三百三十銅铢,加上到沅水四百裏路程,每石添四十銅铢,合三百七十銅铢,時間要六天以上,再經水路運到倉儲地,來回至少要半月。這樣的效率實在太慢了。
秦桧道:“筠州附近似乎有條浮淩江?”
“秦爺倒熟知本地風土。”孫益軒道:“筠州在浮淩江上遊,下遊是宋國和昭南之間的蠻荒之地,稱之爲荊溪蠻。”
昭南是六朝之一,定都麟趾,由于地處蠻荒,一直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。浮淩江下遊谷深林密,宋國曾在荊溪設立縣治,但多年前早已廢棄。
秦桧道:“不知是否能行船呢?”
孫益軒想了一下,“小的見過有荊溪的蠻人乘獨木舟到城中交易。不過很少有人往浮淩江下遊。”
程宗揚立刻道:“會之,你去看一下浮淩江的水路,如果能行船,把所有能買的船只都買下來。”
水路的運輸效率遠勝陸路,如果能在浮淩江下遊找到倉儲的地方,用來轉運糧食便無後顧之憂了。
敖潤道:“我跟老秦一道!”
“好!”程宗揚道:“馮大法,一會兒老祁咱們一起去拜會宏升糧鋪和日昌行的兩位老板。”
宏升糧鋪馬掌櫃抱病在身,由他的管家出面接待。雪隼傭兵團已經派人先來接洽過,雙方沒費什麽事就達成兩千石的交易。按照約定的價格,一共是六千六百銀铢,程宗揚痛快地拿出三千銀铢,其余部分糧食入庫後再行支付。
來到日昌行,掌櫃周銘業親自出來見面,聽到這位年輕的公子哥一下就要買兩千石糧食,不禁有些意外。
“兩千石,敝行也拿得出。”周銘業道:“不過年關將近,時間只怕倉促了些。”
祁遠道:“周爺說的是,敝東家也知道貴行有爲難處,只要周爺備好糧食,我們自行搬運就是。周爺放心,糧價一文也不敢短的。”
周銘業連忙道:“兩位這就見外了。這樣吧,每石糧食再去十文,三百二十銅铢。”
程宗揚笑道:“石團長早說周老板仁義,果然不假。那就再添五文,明天我遣人前來搬運。”
周銘業一口答應,然後親自添了茶,笑道:“公子快人快語,周某佩服。只不知公子爲何索購如此之急?”
這位周老板年輕幾歲,果然耐不住性子,語言間試著打探自己的底細。程宗揚道:“不瞞周老板說,敝處急需糧食。周老板手裏只要有糧,在下全都要了,價錢好商量!”
周銘業傾過身,“公子需要多少?”
程宗揚一笑,“多多益善。”
周銘業道:“難道公子要上萬石糧食?”
程宗揚微笑道:“周老板若有萬石糧食,三萬五千銀铢立刻奉上。”
周銘業臉上不動聲色,眼睛卻微微一亮,過了會兒說道:“三萬五千銀铢,不是個小數目。不過如今正是青黃不接時節,過完年,糧價只怕還有波動。”
自己開出的價碼比一般糧價已經高出五千銀铢,日昌行一年的利潤也不過如此。周銘業這會兒只是討價還價,程宗揚道:“只要盡快拿到糧食,價格再高一成也可以商量。”